大飞机为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我国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国产大飞机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据预测,未来20年中国市场新机交付量将超过9000架。发展大飞机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民航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而航空机载设备是保障民用飞机各项功能发挥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民用航空市场规模的扩大将带动机载产业业务增长,航空装备整机的旺盛需求将成为机载产业发展的充足动力。
会议介绍
在此背景下,为响应国家大飞机战略,进一步推动民机机载产业的发展,贯彻国家政策实现技术自主可控的要求,满足民机机载与软件系统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需求,打造以民机研发体系为核心的机载与软件产业生态,诚邀您参加由上海市航空学会主办、江苏省航空产业协会、长三角航空航天学会联盟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民用航空机载与软件大会,大会于2025年11月27-28号在江苏扬州隆重召开,以“筑强国产机载,智启软件新程”为主题,聚焦民机机载、航电系统、机电系统、软件研发等关键及高端技术研究与发展,推动航空业数字化、智能化、先进机载与软件系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会议规模
350+观众 200+企业 50+演讲嘉宾 20+技术成果展示
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
上海市航空学会
【联合主办单位】
江苏省航空产业协会
长三角航空航天学会联盟
【支持单位(含拟邀)】
中国航空学会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中航工业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
中航工业上海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
成都市航空航天学会
【协办单位】
中航机载系统共性技术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上海诗贝航空服务有限公司
系列热议话题
先进航空机载系统的发展
机载飞行校验平台的研制
民用航空机载的关键及高端技术创新与实践
商用飞机机载未来发展的思考
软件开发与测试
机载设备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
适航条件下民机航电系统建设条件研究
航空机载高性能材料的应用
航空机载多功能化高性能化的演进
5G/6G在智能飞控通信的应用
会议议程
领袖圆桌会议
本次大会特设的高端圆桌会议,是专为行业顶尖决策者与思想领袖打造的闭门核心论坛。它旨在提供一个高度私密、专注和高效的对话环境,让与会嘉宾能就中国民用航空机载系统与软件发展的核心议题进行深度思辨与战略碰撞。
技术成果展示
核心软硬件供应商
航电系统集成、机电系统集成、机载核心软件(操作系统、中间件)、关键硬件(国产芯片、模块、元器件)、设计与开发工具(MBSE、仿真测试)。
平台与生态构建者
工业软件与数字孪生、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网络安全解决方案、适航认证平台与服务、低空经济新平台(eVTOL、无人机系统)。
产业生态与服务支撑
试验测试与认证机构、先进材料与工艺、咨询与智库服务、高校与科研院所。
会议核心优势
2025中国民用航空机载与软件大会将汇聚全球航空领域的顶尖企业高管、技术专家、系统集成商与决策者,举行为期两天的深度交流与协同合作。本次大会不仅是展示机载系统创新与航空软件关键技术的重要平台,更是推动民用航空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的核心舞台。
01 聚焦前沿技术展示与落地应用,覆盖航电硬件、机载软件、适航认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多个关键领域,助力企业抢占下一代航空电子生态的先机;
02 构建全方位产业链对接网络,汇聚航空公司、主机厂、一级供应商、软件开发商与监管机构,打造从研发到商业化的一站式合作机遇;
03 提供高价值沟通场景,通过高端论坛、闭门洽谈与应用研讨等多种形式,直接对话行业权威与业务决策者,深化伙伴关系,挖掘潜在商机。
为什么选择扬州
2025第三届中国民用航空机载与软件大会落子扬州,这一决策是源于对国家战略的纵深考量、对产业格局的精准把握,以及与扬州城市发展路径的深度融合,是一次深谋远虑的必然选择。
拥有核心产业策源地,创新协同效应强
自2019年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正式揭牌以来,短短六年时间里,扬州航空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分散到集聚的跨越式发展。
目前,扬州市航空产业规上工业企业已达63家,覆盖整机集成、机载零部件、复合新材料、航空航天线缆等多个领域,初步形成“材料—零部件—组件—系统件—整机”一体化产业链。中航机载共性技术中心落户扬州,进一步增强了扬州融入国家大飞机战略的能力,为产业注入强劲动力。这一系列成果表明,扬州航空产业不仅发展势头迅猛、潜力巨大,更有助于企业对接核心资源,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坐拥长三角腹地优势,发展生态完备
扬州作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成员,充分共享其无可比拟的综合优势:
产业链完备,协同发展优势明显:周边集聚了从设计研发、新材料、关键部件制造到机载系统、总装集成的完整航空领域产业链,覆盖上下游各环节,为企业协作配套、降本增效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技人才资源丰富:长三角地区高校和科研机构高度集聚,航空领域专业人才充沛、科技成果丰富,便于吸引沪苏浙皖顶尖科研力量和高层次人才;
开放协同与政策支持环境:区域一体化进程推动形成高度开放、协同创新的制度环境,为航空产业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孵化创新项目提供了良好条件。
第三届中国民用航空机载与软件大会将是航空从业者不可缺席的战略盛会,助力您在快速变革中保持领先、共同定义未来飞行的技术范式。
往届嘉宾一览
上海诗贝